首頁 / 藝術雷達 / 藝論紛紛 / 「自我復刻計劃-《他 He》」 青春的再變奏曲
分享 | 瀏覽數: 443

「自我復刻計劃-《他 He》」 青春的再變奏曲

Author: 許家峰, 2016年02月03日 01時06分

評論的展演: 《他 He》

時間 2016.01.29

地點 院子劇場

團隊 Dream Type 工作室

 

進場時,三位演員分別坐在椅子上,身體斷斷續續地抽動著並呻吟低吼著,像高潮快感似掙扎啜泣,光這開場就令我驚喜萬分,心想,這小子真有你的。

 

關於劇情的敍述,我自己拆了兩大段聊;我覺得前半部有種早期「司迪麥」系列廣告味道,聲音與聲音的重疊、台詞與文法的錯覺、宣示與批判的對照、反與不反的矛盾….交織成帶著略意識型態的綺幻異境之感;而後半部則夾帶著如重金屬搖滾樂般電光雷擊的侵襲,一切幾乎失真錯亂的毀滅,待暴動後又是一片寧靜,而遠方的歌聲,是安魂曲還是等待再次飛翔的白鴿。

壓迫感很重,表現的型式比以前生動許多,但情感的細膩度個人覺得略嫌不足,整體的空間調度上太過平面單一,從規舉的座位排列與演員的走位水球與水槍的使用,都太過於謹慎了,尤其是水球、水槍的運用,既然都發雨衣了,就應該放開的玩、混亂的砸,三個人並未拉出不一樣的景深位置,在空間的運用上顯得小心翼翼。

三位特質截然不同的演員一起驫戲對我來說互補的成份不多,就聲音來說即為衝突,但也因這樣的差異,造就了另一種型式層次,舞台上這三位角色有點像帶著血肉的鬼魂,或少了三魂的軀體,只有在重疊時可感受到不完全的完整體。

不過也就在他們必須合體時,才能營造這氛微,若各自表現時又有所不足。李承曄在這次演出把自己的部份縮小許多,他的聲音很黏,實在不宜長篇叨唸,這次安排,我覺得還蠻得宜的,不至於讓我過度感受他太濃烈的情感;林靖這位年輕演員,一開口便可聽出他的音質強勢中夾帶著些許柔軟,聲音的辨識度在這三位演員中最為亮眼,讓我連想到頒獎典禮的司儀很有磁性與厚度,但我覺得太不真實少了一點生活感;惟一女演員龍映璇,跟兩位男演員相較起來,顯得單薄我覺得她在情緒的處理上太過單一,,由於他的音質較為清脆,在這稍密閉空間裡容易被吃掉,不過有個有趣的地方,就是最後在戶外陽台外的場景,發現她的聲音相較另兩位男演員來的清楚, 

 

李承曄的作品情感總是過於浪漫暗黑,有種自虐、自縛的痛楚。崩壞是重建的開始,作品的暴力是直接不掩飾的,他作品很喜歡安排摔丟東西,光這動作就值得聊聊了,簡單地說就是抓住與放開,看似很情緒性的動作不也反應他這階段不斷地接收與丟掉,那會不會有回收呢,我想是那放手後所殘留的一絲溫度吧,每一次的抓住\放手都是能量的積累,期待他未來在這動作安排上能有更進階的手法。

氣泡衣的轉變也頗有玩味,從第一版的踩到這次第三版撕的動作;撕裂的氣泡衣,像是穿上過往無法容身的記憶,隨著成長,不得不接受的現實,波波波,一聲聲地擠壓炸裂,消逝。

電吉他現場的配音伴奏,仍是我喜歡的設計,不管是隨意撥彈,拍敲呼應等,雖比上次減少很多但依舊令我著迷,最後女孩現場的獨唱曲,她那清新樸直的聲音,為這作品劃下溫柔的句點。

一齣作品可以接二連三地再編修演繹,除了不失原意更可以讓作品呈現更多面向。

對創作者與觀眾都是一項極大的挑戰,這是我欣賞這位青年導演李承曄的地方;不過對於這樣的製作模式對創作者\表演者是某種能量的消耗,尤其在一年內完成這過程,另行銷宣傳也會是一大考驗,這也是製作群必須趕上創作者的腳步,我覺得是本製作最弱的一環。

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