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小虹最新評論
-
2015年度觀察報告
-
他們在部落生活,他們改變舞蹈
-
情與物的摺曲:國光劇團《十八羅漢圖》
-
感性的末日:藝術作為事件
-
恐怖的「國際評審」
-
話《白水》
-
自由的N種方法:蘇威嘉的《Free Steps》
-
在紅與血之間:陳韻如的《衝撞天堂》
-
焚風過後:《腦內風景.陳君岱》
-
戲曲與色身
-
音色解構共同體
-
椅子山如何成為藝術
-
女體之「姿」:當文字學遇見《超.女孩 HYPER GIRL》
-
這不是藝術:提名太陽花運動的理由
-
看許芳宜跳舞
-
水分子的流變:看雲門的《白水 微塵》
-
查無此人:藝術獎的提名機制與爆破
-
切線輕觸圓周:《運動之後》的兩種運動
-
美術館就是電影院
-
光塵考古學:陳伯義攝影的流變-廢墟
-
感覺不再感覺:恍神的影像強度與美學難題
-
電子蟬聲的台南午後
-
劇場,運動中:《玫瑰色的國》的動勢與形式
-
五問《大腸花》
-
這不是太陽花,這是打倒藝術的藝術行動
-
兩身一同話紅樓:二分之一Q劇場的《風月》
-
後設掌中戲:山宛然+弘宛然的《聊齋:聊什麼哉?!》
-
聽見的美學政治:同黨劇團的《阿卡曼儂》
-
以即興反東方美學的《騷》
-
有這樣的《孽子》,為何還需要導演?
-
那一刻,我們都尷尬地笑了
-
朔風也狂